秘密通道的尽头,是徐州城外一片不起眼的丘陵地带。出口被巧妙地伪装在一片茂密的灌木丛后,从外面看,根本无法察觉这里的异样。当队伍从通道中鱼贯而出时,黎明前的寒意扑面而来,空气中带着泥土和草叶的清新气息,与通道内的闷湿形成了鲜明对比。
夜色依旧浓重,但天边已隐隐泛白,最黑暗的时辰即将过去。这正是我们赶路的关键时刻,必须趁着天光未亮,在敌人视线尚未完全开阔前,深入到更加隐蔽的地带。
玄镜台的先锋斥候——我知道燕青可能就在其中——早已在出口附近布设了临时警戒线。他们的身影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无声无息,却异常警惕。收到他们发出的安全信号后,我们这支“特殊任务部队”(也就是我的核心团队)迅速整理队伍,准备继续赶路。
队伍的构成,此刻在城外的夜色下显得更为清晰。最前方和后方,是我的私卫精锐和部分玄镜台行动骨干,他们全副武装,眼神锐利,负责开路和断后。中间是那些掌握着关键技术的工匠,以及少数随行的家眷,他们大多穿着普通百姓的衣裳,但神色紧张,步履匆忙。文姬(蔡琰)和糜贞则在我身边,文姬紧紧抱着她装着典籍图纸的包裹,糜贞则时不时地查看她随身携带的财富。
按照玄镜台规划的路线,我们没有走任何官道或大路,而是沿着丘陵间的羊肠小径,穿过密林,绕过水塘,向南方潜行。这条路线极其隐蔽,是玄镜台耗费心血、结合当地地形特点和我在后世记忆中对地理的理解,反复勘察开辟出来的。它避开了曹军可能布设的大规模哨卡和追击路线,但也因此更为崎岖难行,对队伍的体力消耗极大。
每走一段路,前方的玄镜台斥候都会传来新的信号,指示方向或提醒潜在的危险。这些信号可能是特定的鸟鸣、树枝的摆动方式、甚至是在石头上刻下的微弱标记。我通过这些无声的语言,感受着这张由锦瑟在幕后编织的“暗网”是如何在黑暗中指引和保护着我们。
然而,乱世之中,没有绝对的安全。曹操的斥候,如同无处不在的眼睛,撒开的侦察网覆盖范围极广。他们的机动性极强,往往会在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
就在我们穿过一片较为开阔的谷地,准备进入前方的密林时,一阵微弱、但对我而言如同惊雷般的马蹄声,突然从侧前方传来。
那不是我们队伍的马蹄声,那是一种更为整齐、更为迅速的奔跑声。
我的心猛地一跳,立刻通过预设的暗号向队伍发出了警示。队伍瞬间停下,所有人都像被定住了一般,紧张地竖起了耳朵。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肃杀的气息。
马蹄声越来越近,伴随着战马的嘶鸣和金属甲叶的碰撞声。人数不多,但速度极快。他们不是大规模部队,更像是小股的斥候或游骑,正在进行大范围的搜索。
糟糕!尽管我们选择了最隐秘的路线,却还是遭遇了敌人!
来不及隐蔽,对方已经发现了我们。借着黎明前的微弱光线,我看到数十骑身披轻甲的骑兵,如同黑色的幽灵一般,从丘陵的另一侧冲了出来。他们队形紧凑,显然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他们的目光在看到我们这支人数不多、构成复杂(有护卫、有普通人、有马车)的队伍时,立刻变得锐利而警惕。
“止步!尔等是何人?为何在此地行踪诡秘?!”为首的骑兵厉声喝道,同时挥手示意身后的骑兵迅速展开,呈扇形向我们包抄过来。
情况瞬间变得极其危急。一旦被缠住,消息必然会走漏。曹军的主力追兵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将我们彻底吞没。更糟糕的是,如果他们发现我们这支队伍的特殊构成——有并非普通百姓的文士、有带着行李的普通人,更有明显经过伪装的精锐护卫,他们可能会意识到,这不是一支简单的溃兵或流民,而是某个重要人物的秘密转移!这不仅会对我自身造成灭顶之灾,甚至可能暴露玄镜台的存在!
我的私卫和玄镜台行动队员立刻拔出武器,将文姬、糜贞以及那些工匠家眷紧紧护在身后。气氛剑拔弩张,仿佛一点火星就能引爆一场血腥的厮杀。
文姬脸色苍白,但紧紧抱住怀中的书卷,眼神却透着一股不屈。糜贞虽然紧张,但眼神依然坚定,没有丝毫慌乱。她们都明白此刻的凶险。
“不要恋战!速战速决,不留活口!”我压低声音,向身边的老吴和石秀下达了指令。我深知,在这空旷地带与骑兵硬拼,我方处于劣势。我们没有时间缠斗,也没有空间躲避。唯一的生路,是尽快解决掉这些敌人,并在曹军主力反应过来之前,再次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曹军骑兵已经围拢上来,他们的目光如同饿狼般盯着我们。刀剑出鞘的声音,在清晨的冷空气中显得格外刺耳。
遭遇战,在最不希望发生的时候,以最猝不及防的方式,骤然降临。而我,必须在这生死一瞬,带领我的核心团队,杀出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