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自由与枷锁之囚牢 > 第92章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第92章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2 / 2)

我希望法官可以采纳证据里面当事人对于每一笔与客户之间资金往来的详细分类,并做出差别化的审判,谢谢!”

宋律师说完,坐回了座位上。

“公诉人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法官问道。

“没有了”,胡检察官回答道。

“好,那最后,由被告做最终陈述,被告还有没有什么要说的?”法官问道。

“首先,我要感谢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人民陪审员能够给予我充分陈述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无论在这其中经历了什么,无论我说了什么,你们都没有打断我,而且是很认真的在倾听,这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尊重,我深深的感激,并感谢;

我更要感谢家人对我的期盼和支持,没有他们的鼓励,我不知道怎么在看守所那样的环境中活下去,家人不会对你有任何的偏见,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只为了最简单的活着而生活,即使生存已经成为生活的全部,也不放弃生命的欢了与尊严;

没有多高,也没有多低,只为最简单的幸福,只期盼最真实的感受,我没有办法在这样的场合,去讲我的家人面临的种种困难,因为本质上,任何的情况都不是我触犯法律的理由跟借口;

但是,我仍然想法官能够考虑到我的犯罪主观并不具有故意性、以及我的家庭真实状况在这个阶段对于我作为一名病重父亲的儿子、生病女儿的父亲、家庭唯一经济来源的丈夫的需求,能够对我进行合理的轻判,让我能够有机会早一些去履行我的责任;

其次,就是我要说声对不起。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的所作所为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境地,如果有人因此而受到了伤害,请接受我的对不起,尤其是我的客户和我所任职的集团;

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虽罪不至死,但这种境地于我来说,已经是九死一生了,原谅一个迷途知返的年轻人,应该是符合大众道德甚至是大众道德鼓励的一件事情吧,原谅我,现在已经对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具体关系,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混乱;

我对于集团的行为的推测,目的不在于为自己找借口,更不在于真实情况是否如此,目的只在于如果真实情况是我推测的那样,我希望集团幕后的管理者能认真听取我的建议,毕竟,对于自己付出了七年美好青春、经历了那么多汗水与欢笑的集团而言,我是心怀感激与感恩的;

从前我就非常感激,现在我仍感激不尽,将来只会更加感激......

最后,我想说的是,法律的推理应该是有温度的,我们应该、也必须在任何可能的境况中维护法律的正当性,但是,同样的,刑罚作为国家最严厉的惩罚措施,对于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也是必要的、谨慎的;

对事实的认定、对法律的适用、对程序的把控、对执法人员取证细节和抓捕流程存在着潜在行为习惯的的细抠,承担着诠释‘程序正义’不亚于‘实体正义’的重要性;

如果我刚刚所说的在执法过程中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由不能被约束,如果我刚刚所说的习惯性以偏概全的无视真实状况的虚伪不能被摒弃,如果所有的人情冷暖都要通过麻木的、固定的、流水线似的‘制度化’来去消弭,那本身就是一种罪恶的释放;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没有拘束的自由和无视真相的虚伪,才会让我们变的更加平庸、更加机械,当然也更加轻松,因为这样,所有的责任也可以因为‘一切按照规定的制度来’而消解;得益于此,我们也就无须对任何具体的个人承担责任;

但这会不会让我们的司法变的更加的麻木不仁、无所忌惮、冰冷残酷?因为我们永远认可这种‘正当的’辩解理由——就像跟我同一个监房的人已经自我安慰的习惯了一样:

他在看守所已经呆了两年多了,是一个久押未决的嫌犯,跟他相比,我才不到一年,可能是幸运的;无所谓,既然法律规定了两年多的合理羁押期限,就算是在这个合理期限的最后一天办理,我依然是在按照法律办理......

‘实体正义’是不容易被看见的,但‘程序正义’相对可见,‘程序正义’有其不可替代的本体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程序正义’是确保‘实体正义’的基础,一旦‘程序正义’上有瑕疵,‘实体正义’也会大打折扣;

只有两者并重,才能让人感受到公正,让每个人都能从具体的个案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才能提高每个人对于公平正义的认知与感受;

错误不一定就是犯罪,虽然犯罪一定是错误的;犯罪也不一定要受到刑罚处罚,虽然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一定是犯罪,在还需要保证不是冤假错案的前提之下;

我想,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情与法之间的权衡放到每个具体的案件当中,有很多的事情,确实是‘合情合理不合法’,我们不能就简单的对这样的事情置之不理,或是因为任何理由的强之忽略;

无论是司法人员还是普通大众,我们都是人,连接人与人的从来都是情感上的相互慰藉,而不是法律上的严刑拷打;我们必须考虑个体在不同情境中的迫不得已,接受每个个体无可奈何的悲情诉说;

事情真实的发生经过以及在那个发生经过的当时,事件人的主观想法和客观局限,并非仅靠一方的证言就能确定,无论那一方说的多么一致,也无法代表事件本身经过的真实;

法律的适用也并非一定要是冰冷的逻辑推导,他一定要考虑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考虑事件人的利益牵绊,甚至于要通过体悟每个血肉之躯的喜怒哀乐来丰富和完善本身冷冰冰的推导逻辑;

一种‘不法’的行为如果在普通大众的理解中是可以去宽恕的,那么它虽然错误,却也可以从宽甚至免除处罚。我想,只有有这样对于特例的考量,这才是有温度的司法推理和公正裁判。

最后的最后,我想对在座的所有人说句话,c.S.路易斯的奇幻童话小说《纳尼亚传奇》里说:“如果把人类想象成一队列队前行的舰队,那么除了船与船之间不能互相碰撞,阻碍彼此的航道之外,还要保证每艘船的状态良好,能经受得起大风大浪”;

这句话的前半部分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后半部分说的就是每个人对于自身德行的要求和提高。

当前的社会,许多人都对自己生活的现状都很不满意,很多抱怨,无论是在看守所里面还是在看守所外面,无论穷人还是富豪,也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总有很多人满腹牢骚,一如曾经的我,也是如此;

是啊,每个人的生活都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不是这里的问题就是那里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出在哪儿呢?有的人说是因为制度的不规范,有人说是因为国民性,但我很少听到会有人主动的、心甘情愿的说‘原因在我!’

我也是在被迫经历了所有的这一切之后,才想起来,很多事情是不是要从自己的角度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就像如果船只本身破败不堪,根本无法行驶,那我们再教他们如何行驶,还要告诉他们不能相互碰撞,以及怎么样避免相互碰撞,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对于很多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难辞其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我们的贪婪、自私、放纵、胆怯等等,才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存在。

我以前也对这个社会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抱怨,但我现在发现,所有的抱怨不仅于事无补,还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如果你想改变一些事情,那就从改变自身开始吧,这也许看上去没什么太大的力量,但正如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提出的‘蝴蝶效应’一般,动态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可能引发长期且巨大的链式反应,就像天气预报的里‘初始数据的微小差异会导致结果显着不同’,就像‘南美洲蝴蝶扇动翅膀可能引发德克萨斯州的龙卷风’;

也许我们每个人微小的善意,也能起到同样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后果。

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英国最着名的大教堂之一,它的外观恢弘凝重,装潢优美精致,整座建筑金碧辉煌而又静谧肃穆;许多名人都埋葬于此,比如丘吉尔、莎士比亚、牛顿、狄更斯等,英国20多位前国王的墓碑也埋葬于此;

在那里面,还有一块墓碑,非常普通,但却是名扬全球的一块着名墓碑,墓碑上刻着碑文,每一个看过这块碑文的人都深深地为之感动。

墓碑上,刻着这样的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

但是,这也已经变得不可能;

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

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

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以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然而,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所以,要想改变这个世界,或者对这个世界的改变做出自己的一点小小的贡献,你必须从改变你自己开始!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支撑着我今天在庭审的阶段,陈述了这么多;不管我的陈述能不能对整个司法流程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但最起码,我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并且也在改变和突破着着自己;

我真诚的、诚挚的邀请大家,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并从改变自己开始,来试着改变这个社会上,你觉得存在着问题的问题,一切,从行动开始!

做人,要讲是非,但不要太计较利害;做事,要讲利害,但不要太害怕是非,以上就是我想说的全部,谢谢大家,谢谢”,宁致远说完,再次低下了头。

法官拿起法槌用力敲了一下,并且站起身来,庄严的说道:“法庭审理结束,现在休庭,请法警将被告人押回监所继续羁押,下次开庭的时间另行通知”。

宁致远被两名法警搀着胳膊走出审判庭,在出审判庭门口的路上,宁致远一直看着哥哥宁明志,用很小但是保证哥哥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哥,照顾好咱爸妈,我没事,放心吧”。

哥哥宁明志点了点头。

没有些许的停留,宁致远就被重新押上了囚车,驶向熟悉的看守所。

在回去的路上,宁致远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释然,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放松感充斥着全身,他就这么一直盯着车窗外,,脑子里一片空白。

不知为何,法警突然将宁致远座位旁边的窗户适当的开了条缝,宁致远先是一愣,然后,一股夕阳下的凉风猛然间吹了进来。

宁致远深深呼吸着来之不易的清新的空气,一遍大口的呼吸,一边望着外面飞速而过的风景。

这是一股多么让人留恋的感受啊,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面,几个人在夕阳的映照下,坐在楼顶上,喝着啤酒,聊着天。

这一刻,是自由的感觉,对,是久违了的自由!

第四卷完

上一页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