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英烈永垂不朽!”不知人群中谁率先跟着喝彩。
“我大明英烈永垂不朽!”
然后整个人群跟着举手握拳喝彩,声音直冲天际,震撼云霄。
朱由崧用行动带动了人们对英烈的尊敬。
但是还有许多文官们一脸懵逼,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
他们腹中有的是锦绣文章,他们学富五车,但是对于这种,最直接的最有力的情感表达方式,他们不理解。
因为文臣们和军队武人没有共情,他们是高高在上的文官,武将只是他们眼里丢根骨头的门下走狗。
被大明优待了两百多年的士绅们,他们很多人完全脱离了普通人的阶级。
大明的士绅贵勋们甚至是已经和贫穷百姓形成了难以调和的阶级矛盾。
大明的士绅贵勋们和普通百姓越走越远,连真正的人情味儿都丢了。
李本深、李成栋、郭虎等一众五军营都督双目含泪上前,来到朱由崧面前行礼,然后抬头齐声道,
“陛下,我们把五军营将士和所有英烈都带回来了。”
朱由崧大声叫道:“好!送我大明英烈回家了!”
“送我大明英烈回家了!”
人群里的人不由自主的重复着朱由崧的话。
有人喊着喊着就泪流满面的哭了。
队伍从玄武门缓缓进入,走过长安街。
巍峨的应天府城楼,默默的注视着这支队伍从它中间走过。
注视着那些活着的,死去的,大明男儿。
应天府的存在,整个大明的存在,正是有这些大明热血男儿一代代创造着,守护着。
队伍缓缓向前,后面的百姓不由自主静静的跟在后面,队伍越来越长,充满了整个长安街。
这么多人的队伍,却很安静,好像除了道士的颂经声外,再无其他的杂音。
不知是谁带的头,有百姓自觉的拿来一篓篓纸钱,洒在街上。
风轻轻一吹,纸钱刮得漫天飞舞。
有人一边洒着纸钱,一边声嘶力竭的大声喊着:
“黄泉路迢迢,阴差鬼役都出来拿供奉钱喽,请闲散小鬼们莫滋扰了我大明英烈,让他们安心上路。”
队伍走过长安街,来到忠烈祠大门缓缓停下。
新建的忠烈祠就在太庙旁边,位于承天门北侧。
忠烈祠才刚刚开始新建,并没有全部完工,但是大门已经建好了。
忠烈祠内一个长条宝剑形的巨大石碑,就是大门也根本挡不住石碑的高度。
石碑上刻着大大的“忠烈祠”三个大字。
“我大明英烈们归营了!”
“我大明英烈们归营了!”
众人嘶哑的喊着,队伍缓缓的进入忠烈祠。
朱由崧在忠烈祠内亲自焚香祭拜了英烈一番。
然后又给全军将士赐下酒肉。
再下旨让一众将官明日入宫受勋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