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些铁疙瘩懂个屁!\"他踉跄着站起来,智能助行器发出刺耳的警报,\"我十二岁就跟着爹下田,知道惊蛰的雷要打三声才能醒虫,知道立秋的露水能治稻瘟病!\"他指着天边翻滚的积雨云,\"你们能算出这场雨几点几分下?能算出它落在第几行秧苗上?\"
无人机群突然从云层中俯冲而下,它们腹部的多光谱相机闪着幽蓝的光。老李头看着那些金属昆虫在自己头顶编织光网,突然想起老伴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我梦见咱们年轻时,你背着我在田埂上跑……\"
清明节的细雨把智能墓碑上的电子蜡烛浇灭了。李茂山跪在父亲坟前,看着小辈们用AR眼镜扫描墓碑上的二维码。全息投影里,太爷爷正在给曾祖父斟酒,三维立体的酒液在雨幕里泛着诡异的光。
\"太公,这是元宇宙祭祖体验。\"重孙子举着自拍杆转圈,\"粉丝们说比迪士尼的虚拟现实馆还带感!\"
李茂山突然抓起把黄土撒向镜头。泥土穿过全息影像,沾在他花了八千块定制的唐装上。他想起七岁那年,父亲带他来上坟,教他辨认坟头草的种类——荠菜开白花,蕨菜卷着嫩芽,而艾草的味道能驱散坟地的阴气。
\"你们这些数字游魂!\"他掏出老年机砸向智能香炉,陶瓷碎片在防爆玻璃罩上溅出星火。警报声中,他看见自己的倒影在无数监控镜头里扭曲变形,像极了族谱里那些被虫蛀的先人画像。
中秋夜的篝火将智能路灯都逼退了三丈。村民们围着火堆跳起古老的圈舞,他们手腕上的健康监测器却忠实记录着每个人的心率波动。
\"这节奏不对!\"小林突然挣脱队伍,他西装口袋里的平板还在播放AI生成的舞曲,\"系统显示你们的步伐与节拍器有0.3秒的延迟!\"
老李头把竹烟斗塞进小林嘴里,烟丝的辛辣味呛得年轻人直咳嗽。\"小子,你数数火堆里有多少火星?\"他指着在夜风中明灭的火炭,\"每颗火星都有自己的节奏,就像每片稻叶抖动的频率都不同。\"
一尘突然笑出声。他摸出口袋里的竹蝈蝈笼,笼中振翅声与远处的稻浪声渐渐重合。他想起上周在县里开会,专家说要用区块链技术给每片稻田建立数字身份。
\"或许我们该给祖宗们也发个NFt?\"他举起酒碗,碗中月影被智能调温系统冻成碎银,\"让秦始皇的兵马俑在元宇宙里跳广场舞,让李白在抖音直播间吟诗作对?\"
篝火突然爆出个火星,正落在小林锃亮的皮鞋上。年轻人跳着脚扑火时,老族长悄悄把竹蝈蝈笼系在了村口的智能路灯杆上。夜风中,竹笼与光纤同时摇晃,像是古老咒语与未来代码在跳交谊舞。
冬至的雪落在新修的智能温室顶棚时,一尘正在调试给留守儿童准备的AR课本。全息投影里,李白正站在黄鹤楼上吟诗,突然被系统弹出的广告打断——\"双十一特惠:买智能钢笔送《唐诗三百首》电子版!\"
他抓起竹蝈蝈笼砸向控制台,纳米玻璃幕墙上裂开蛛网纹。透过裂缝,他看见老李头正带着孩子们在打谷场堆雪人,那些歪歪扭扭的雪人脖子上,不知被谁系上了褪色的红领巾。
\"或许我们都在刻舟求剑。\"他对着碎裂的屏幕喃喃自语,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他的手写的那个\"根\"字——那最后一竖,像极了老槐树被雷劈后长出的新枝。
雪地上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他回头时,正看见小林抱着个陶罐走来,罐口封着的红纸上墨迹未干:\"九二年的女儿红,埋在老槐树下二十三年整。\"
\"系统说这酒的酯类物质含量超标。\"年轻人冻得通红的脸上忽然绽开笑容,\"但我想尝尝能让李白写出'玉碗盛来琥珀光'的滋味。\"
一尘接过陶罐,罐身还沾着去年贴春联的米浆。他忽然明白,那些试图用算法丈量乡愁的人,终究不懂得真正的乡愁是测不准的——它像老槐树的年轮,在智能时代的飓风里,依然固执地按照自己的年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