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茅山涡村,清晨的日光总是带着股泥土的芬芳,慢悠悠地爬上每一片瓦檐。我站在晒谷场上,望着村后的那片山林,野花正肆意绽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恰似陶渊明笔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源盛景。可近来,山林里却传来阵阵不和谐的斧声,有人为图一时之便,在山上乱砍滥伐。这让我心急如焚,那些树木就像村子的卫士,守护着一方水土,怎能如此随意地被破坏?
于是,我扯开嗓子,召集村民:“乡亲们,这山林是老天爷赐给咱们的宝贝!春天漫山野花,夏天绿树成荫,它护着咱们的村子,咱们可不能忘恩负义。最近有人乱砍滥伐,再这么下去,山林没了,咱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咱们得组织起来,定期去山林巡逻,制止这种破坏行为。还要在村里宣传环保知识,让大家明白,爱护环境就是爱护咱们自己的家!这山川河流,可是咱们留给子孙后代的无价之宝啊!”
村民们听得全神贯注,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我的话,恰似一把钥匙,打开了他们心中那扇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大门。
然而,就在这充满希望的晨光中,一个不速之讯,如同一颗巨石,狠狠砸进了平静的湖面。老李坐在村头那棵古老的槐树下,这槐树见证了村子的兴衰变迁,树干粗壮而斑驳,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老李手里紧紧握着旱烟斗,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脸上的皱纹仿佛刻满了忧虑。
“你们听说了吗?”隔壁的王婶,手里提着刚从菜园摘下的新鲜蔬菜,脚步匆匆,神色慌张,“隔壁村因为土地纠纷,两家人大打出手,听说还动了家伙,警察都去好几拨了!”
“啥情况啊,王婶?”村里的年轻人小刘,脸上还挂着晨跑时的汗珠,一脸疑惑地问道。
“土地纠纷啊!利益面前,人都红了眼。”王婶边说边摇头,手中的菜篮子也跟着微微颤抖。
老李深吸一口旱烟,烟雾在他面前缓缓升起,他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这世道,咋就这么多纷争呢?咱们村可得引以为戒,千万别让利欲熏了心,失了做人的本分,坏了村子的和谐。咱村以前也有过小矛盾,大家坐下来好好商量,不就解决了嘛。可不能像隔壁村那样,闹得不可开交,伤了和气。”
这时,老支书张伯拄着拐杖,缓缓走来。他身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深蓝色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中透着严厉与慈爱。“大家伙儿都静一静!土地是咱们的根,可邻里和睦更是无价之宝。咱们得开个会,商量个对策,绝不能让这种悲剧在咱们村上演!”
村民们纷纷点头,有的面露忧色,有的开始低声讨论。孩子们也被这紧张的气氛感染,围在一旁,瞪大眼睛,好奇地听着大人们的谈话。
“我觉得咱们得先把村里的土地情况梳理清楚,明确每家的地界,省得以后产生误会。”村里的会计小王扶了扶眼镜说道。
“对,还得把土地使用规定给大家讲明白,不能随便乱占土地。”年轻的媳妇阿兰附和道。
老支书张伯微微点头:“嗯,这些建议都不错。咱们还得加强法制宣传,让大家知道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别动不动就动手。”
说干就干,村民们分成几个小组。一组负责重新丈量土地,绘制详细的土地分布图;一组收集整理法律资料,准备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在丈量土地的过程中,矛盾还是出现了。
“老张,你这边的地好像比之前登记的多了一点。”负责丈量的宇文叔对老张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