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我们回去吧,怎么这么难走啊?”李月华已经带着哭腔。
“那怎么办?要不我们先休息一会,我再背着你走一段路。”林小华无奈地说道。
“好啊!好啊!这还差不多!算你还知道心疼人!”李月华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休息了大约20分钟,林小华蹲下身子,李月华一下子跳到他背上,“猪八戒背媳妇喽!快点走!”李月华发出了咯咯的笑声。
山路越来越难走,一旁是高耸的山崖,另一旁是陡峭的悬崖,林小华走得小心翼翼,生怕和李月华一起一骨碌滚到山下的河里面。而李月华呢,看着一旁陡峭的悬崖,她止不住颤抖,只好赶紧闭上眼睛。好不容易走完最险峻的路段,林小华已经气喘如牛、满头大汗。
“算了,本姑娘可怜你,就不让你背了。”李月华从林小华的背上溜下来,看着林小华狼狈的样子,李月华贴心地为他擦汗,还在他的脸上送上了深情一吻,“赏你的!”
眼前又是一片稻田,李月华走在田坎上,看着远处的农舍,人们还在地里忙着。看到林小华和李月华是陌生人,田里的农民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
“你们是镇上派来的老师吗?我们这里太缺老师了,新分来的老师最多两年就想办法调走了,要是你们能留在这里教我们的娃娃多好啊!”一位种地的老人家微笑着说。
“老人家,我们今年中考考了安城师范学校,将来就到这里工作。”林小华赶紧回答。
“那就太好了,我的孙子孙女就有老师教了。”老人家开心地说,“以后来我们家玩!”老人家指了指旁边的房子。
大约十二点半的时候,小店小学终于出现在了眼前,那是几间略显破旧的瓦房,与镇上的中小学无法相比。到了学校,李月华找到了二叔,就急不可待的把一路艰辛说给他听。二叔默默地听着,不时点点头,随后赶紧为他们准备午饭。
“月华,这些菜都是村民平时舍不得吃的,他们都会送给老师们吃。正是这些朴实的村民让我在这里坚持了十九年。”二叔不停给李月华和林小华夹菜,“我不是没机会调走,但是每次调走时,看到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我真的下不了走的决心。”二叔叹了口气。
吃过午饭,学校已经是下午第一节课了,李月华决定把全校60名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室里,给他们上一节美术课。那节课没有铃声,连着课间休息10分钟。小店小学的孩子们认真听李月华讲解,没有一个人说话。下课了,孩子们围在李月华身边久久不愿意离去。
“月华,这就是乡村学校的现状。我和另外一名老师要教66个学生,一天根本忙不过来,能把语文和数学上完就已经很吃力了,美术、音乐这些课程根本无法开设。”二叔叹着气,“我们也向镇上的文教办汇报过,但一直没有新老师来。这里实在太偏远,条件太艰苦了。我希望你和小华将来能到这里工作。”
下午放学时刻,孩子们看着林小华和李月华离开,眼里满是不舍,李月华也眼含泪水,“孩子们,再过三年,我回来这里教你们。”
在孩子们一声声的告别中,李月华踏上了回家的路。她和林小华决定,将来就在这样的学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