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织田信长那里得到不少好处的松平元康,回到冈崎后开始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
而在诡谲云涌的东海道,一场史无前例的暴风雨正在悄然来临。
永禄二年(1559年),七月十五。
盂兰盆节这天,整个领内上下皆已休假,大家拿着祭品纷纷前往坟塚祭奠已故亲人。
时年16岁的元康,平日里非常注重饮食和锻炼,现在差不多有一米七,放在这个时期的日本已经是人高马大了。
记得在骏府的时候,为了迷惑今川家,让今川义元对自己放松警惕,元康在娼馆肆意挥洒青春的精华,整个人的气质看上去有些柔弱。
回来冈崎后,元康立刻戒色,好处就是身上的肌肉线条渐渐明显了,站在家臣之中一眼便能看出其强势的气场。
“锅之助,这就是戒色的好处!以后结婚晚点,能长高的。”元康没事就喜欢逗逗小姓。
“哼!不用你说!女人只会影响我拔刀的速度!”
11岁的锅之助撅起个小嘴跟在元康身后,虽然大家都很敬重主公,但他心里不服气。
锅之助认为,只有能为将士们力挽狂澜的勇士才能让自己甘心臣服。
元康笑而不语,他们绕过筑山,来到背阴的山脚下,松平清康与松平广忠的衣冠冢便是埋葬在此。
锅之助拿出祭品摆在坟前,他点燃麻杆闭着眼睛,充满仪式感地喃喃道:
“送神火,送魂魄……”
然而就在这时,一柄利刃陡然从身旁的树丛中射出,径直切断了麻杆。
锅之助吓了一跳,还以为是祖先的神魂显灵,连忙叩头惊呼:
“列祖列宗在上……”
“别叫了。”
元康直接打断道,他转过头,只见身穿黑色忍者服的服部保长走了过来。
“主公!”
服部保长单膝跪地,俯首道:“臣为您带来了佩刀——村正!”
不掺杂一丝情感的冰冷话语萦绕在耳畔,元康听到这把刀的名字心中不由一颤。
这把刀与松平家有着极深的渊源。
元康的祖父,松平清康在守山崩时,便是被这把刀劈下,从右肩到左腹,重伤而亡。
元康的父亲,松平广忠亦是被这把刀斩伤大腿,为叛臣所杀。
也正是出于此等原因,这把名为“村正”的武士刀被松平家臣视为“不祥之刃”。
“竟然是村正!”
锅之助脸色瞬间煞白,连忙捡起脚边的贡品朝着村正丢了过去:
“同心众是不是也想弑君啊!”
“闭嘴!”
元康一声恫吓,锅之助怒目而视。
“主公,如果连这把刀都不敢握住,那么二位先主的夙愿您亦承受不住!”服部保长沉声说道。
在日本战国时代,武士是相当迷信的,冈崎众曾将这把刀长埋于地下,没想到竟是被服部半藏又给挖了出来。
元康可不信邪,他当着两人的面堂而皇之地拔起插在地上的武士刀。
村正这把刀锐利无比,纵使上面沾染了一些泥土,但在阳光的映射下依旧能从泥土的缝隙中爆发出强烈的光束。锋刃长约莫70厘米,剑身上刻有龙纹,插入剑鞘的部分有“妙法莲华经”的文字。
真是一把好刀啊!
元康心中赞叹,和他平时用的肋差和武士刀相比,单是手感就强了一大截。
“接受不祥,成为不祥,超越不祥……”
元康挥舞村正,凌厉的劲风卷起地上落叶。
服部保长默念元康的言语,心中骇然连忙恭敬道:
“主公威武!臣下敬佩!”
“……”
回城的路上,锅之助一直紧盯的元康腰间的村正,他心神不宁,甫一回到天守阁便疾步匆匆地去喊叔父本多重次
而此时,本多重次和大久保忠世两人也是火急火燎地赶往天守阁。
“叔父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