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燕京日报的采访女主持人和摄影师准时上门。一进门,两人看到周小野,主持人忍不住惊叹:
“哇塞,小野妹妹,你线下也很漂亮啊!”
“谢谢!”
周小野露出甜美的笑容,礼貌回应。
没一会儿,两人看见韩子墨,简单打了招呼,知道他不出镜,也不再劝说了。
随后摄影师快速地架好摄像机,
采访正式开始。
主持人:“请问你们是怎么想到拍这个故事的呢?”
周小野微微歪头,想了一下,缓缓道来:
“我们本来打算去博物馆参观文物的,刚好春节,就提议要不要出国。
这时韩导突发奇想,如果这些文物化成人后,在春节肯定也会想,归国回家过除夕呀。
于是他就一头扎进资料堆里,创作出剧本,最后快速拍摄剪辑了这个短视频。”
主持人:“那为什么会选小玉壶送信呢,她为啥这么脏呢?”
周小野眨了眨眼睛,一本正经地说:
“其实网友们已经说过了,这里是暗示大鹰博物馆对文物保护不到位。同时小玉壶逃出来后,一直在外流浪,脏兮兮的很正常。
而且小玉壶是苏省博物馆送去大鹰博物馆的现代工艺品,因此她记得来时的路,身家也清白,所以就选她做主角了。”
……
主持人:“那你们核心想传达的是什么呢?”
周小野神情变得严肃,她认真说道:
“表面上是想传达文物跨越万里的思念和寄托。
可对于这些文物来说,最珍贵的可能就是这些家书了,而且这里也不该说是思念,更多的,像是寒暄,与其说寄托,倒不如说是夙愿。
另外这些文物被战争掠夺,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和载体,更是华国的文化传承,代表着部分华国历史的发展。
当下很多年轻人对历史了解得比较浅薄,希望能唤醒大家对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的记忆。
也希望提醒大家重视文化传承,要有文化自信,这些文物就是华国的,这个精神,谁也抢不走!”
……
很快,采访结束。
周小野在韩子墨的悉心提点下,表现的淡定自若,一点都不怯场,可以看得出来她是下了真功夫。
毕竟当时阅读信件配音后,她哭得可惨了,眼睛都肿了,所以回答起来,比韩子墨也更加有感情一些。
当晚燕京日报就迅速发出采访文章
——《逃出大鹰博物馆》真正意义是让国人重视文化传承,要有文化自信。
网友们又热情高涨起来。
紧接第二天,民生日报也发文表示
——《逃出大鹰博物馆》视频背后代表了网友们对文物回归和国家需要继续做大做强的期望。
甚至第三天,央妈在电视台新闻上,
直接点评网友请愿,要求大鹰博物馆,无偿归还华国文物的微博热搜,
最后主持人说道:“除了加强文化传承,我们也都希望流失海外的文物早日归家!”
这一番操作下来,短视频的传播直接加速了,更加的火爆。
其他新媒体也纷纷报道了此事,比如
头条发文道:“天才导演韩子墨携手演员周小野,拍摄短视频《逃出大鹰博物馆》,
春节期间火爆全网,引发全民热议,‘愿山河无恙,家国永安’成为春节最美的祈愿,
同时也唤醒了网友对流失海外文物的关注,纷纷喊出虽远必追的口号!”
微博官方则点评道:
“《逃出大鹰博物馆》以精湛的制作,独特的视角,采用文物开口说话的方式,
描述那那段痛苦的历史,它不仅仅是一个短视频那么简单,更是一次华国文化的呐喊,
呼吁全社会对海外及国内文物的保护,同时引发了华国文化传承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