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
仿佛听到了杜飞心中的疑问,办事员回答道:“局长,我们已经确定了嫌疑人的身份!”
“是谁?快说!”
杜飞的紧张情绪感染了办事员,办事员也变得十分干脆利落,一改往日机关部门推诿扯皮的态度。
“局长,刚刚已经确认,在大爆炸中驾驶油罐车的是一个机器人。”
“虽然大爆炸摧毁了车辆,但残骸中的机械手臂引起了FBI人员的注意。机械手臂的照片已经传过来了。”
说着,办事员将平板电脑上的机械臂照片递给杜飞看。
杜飞看到照片,心态瞬间崩溃。
机器人!
“到底是哪个势力的?”
FBI对全世界的势力和集团都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根本不知道哪个集团掌握了机器人制造技术,还能操纵机器人驾驶车辆。
更何况,之前这个机器人还操纵油罐车进行了两次转向。
难道现在的机器人制造工艺已经发展到了这种程度?
米国也在研究机器人,他们的机械狗已经能在战场上负重,甚至能协助作战人员进行战场救护工作。但他们的机器人还没有这种能力。
难道这个世界上的机器人,不只是霓虹那种能满足男性生理需求的美貌机器人吗?
为什么还会出现能够执行特殊任务,甚至是作战任务的机器人?
杜飞对米国机器人研究的历史进程非常清楚,毕竟FBI就是干这行的。
但越了解,他越明白,机器人的研究总是趋向于两个方向:智能化和实用化。
智能化,就像霓虹国的机器老婆,可以与人交流,甚至有可能在未来通过图灵测试,让人觉得这种机器老婆真的是人类。
当然,真实的触感只有使用者才知道,也只有使用者才有发言权。
另一种就是实用化。实用化的代表就是米国派往战场的作战机器人和机器狗。
机器人能进行一定的作战协同,在战场上发挥一部分人的作用;机器狗则主要负责负重和运送伤员。
这两个方向发展得都很不错。但跟办事员所说的能够驾驶油罐车的机器人相比,就相形见绌了。
杜飞甚至不想提起他们的机器人技术,怕说出来被人嘲笑。
而且,他隐隐感觉这件事与遥远的华夏龙国有关。
会不会是华夏龙国一些隐藏的大家族出手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些大家族会以什么姿态对待他们,对待当今世界的这种纷争?
米国与华夏的交锋,会以什么样的结果结束?
“隐藏这个消息,不要让任何人知道。”杜飞下达命令道。
办事员闻言,紧紧闭上了嘴巴。
他知道,事情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控制范围。现在他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听从杜飞的命令,保住自己的小命,免得在大势力的斗争中被碾死。
“这个世界,恐怕又要掀起波澜了。”说完,杜飞连续下达了好几道命令。他需要稳定FBI的局面。
虽然他觉得自己的能力已经不够用了,但他必须保住自己手中的力量,以免在之后的斗争中没有一点斡旋的余地。
……
十分钟前。
里拉赶到特勤处时,这里已经一片狼藉。
经过十数分钟的抢救,特勤处的情况有所好转,但火焰还没有完全扑灭。
“处长,火势已经控制住了。现在火焰主要集中在第一二层,也就是油罐车爆炸后燃油能够接触到的两层。上面的火焰已经被喷水车隔离。”
“现在最难的工作是拯救,最难的是中间部位。”
里拉闻言一皱眉,说道:“放弃!就算中间还有人,也肯定已经没命了。放弃吧。”
他的解释众人都听在心里。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但他们还是第一次感觉到FBI会如此无力。
“多准备几辆消防车,应对后面可能出现的爆炸。”
“现在重点不再是抢救物资,如果能救人,尽量救。”
“但除此之外,我需要你们明白一个重点:我们这里已经成了漏风的房子,可能有人溜进来了。”
“有人溜进来了?这怎么可能?”手下对里拉的话满腹狐疑,因为他们一直守在这里,眼睁睁地看着,根本没见有人溜进来。
他们也不相信,有人能突破FBI西侧大门的封锁。那里安装了雷达监测系统,一旦有人靠近,警报就会立即响起。他们对大门的安全装置信心满满。
“但我们的特勤处都被摧毁了,你们还觉得敌人没法渗透进来吗?”里拉反问道。
“当然,也不能说现在就一定有人进来了,只是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很可能已经发生了,或者即将发生。”里拉望着前方混乱的场景,迅速下达了几道命令。
“救火后,尽快恢复冲撞造成的坍塌,确保不影响正常通行!”
“启动联合防护系统,就算已经有人进来了,也得赶紧把这门关上。”
“采取紧急措施,封锁西大门和另外两个大门。”
“长官,真的要封锁三个大门吗?”有人问道。
里拉盯着对方:“你见过比今天更严重的情况吗?”
对方摇了摇头。
“那就别质疑我的决定。”里拉斩钉截铁地说。
然而,里拉话音刚落,FBI所有在场人员的通讯器上都传来了一道出人意料的指令:启动关键第十条!
里拉看着通讯器上的画面,喃喃自语:“你的决断比我还要果断。”
他转身望向身后,知道杜飞已经做好了让FBI的尴尬情况被米国高层知道的准备,也做好了接受上级批评的准备。
关键第十条的启动,会让FBI的日常工作陷入停滞。但,这值得!
“关键第十条已启动,立即行动!”里拉说完这句话,便不再多言。
所有人各司其职,在关键第十条的推动下,他们都有自己需要负责的工作。甚至关键第十条还规定了,如果身边的同事出现危险或不在场,他们应该如何应对。
这就是关键第十条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