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清清楚楚(1 / 2)

“为师赐下稻谷,能让百姓丰收,这总归是没错的。”叶恒缓缓道,“粮食增多,终归是要进入百姓口中的,所以能让许多百姓吃饱饭,这是不假的。”

“至于你所见的,那却不是为师的过错,也非天灾,而是‘人祸’!”叶恒明确指出这一点。

“人祸,乃是人所造就。”

“天下之人,皆有善恶之分。”

“这稻谷丰收,也揭露了人间的善恶。”叶恒眼中光芒闪烁,将这些说得清清楚楚。

小白龙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原来如此……”小白龙喃喃自语,但又生出新的疑问,“但若是长此以往,东土之中人祸重重,又该如何?”

叶恒的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在思考。

“若真到了那一步,便让人间再换新天又何妨?”

话说唐三藏和孙悟空师徒离开了黑风山,不久便来到了高老庄。在高老庄中,他们打听到附近有妖怪作乱,孙悟空便出手要去降妖除害。

这一出手,却引出了昔日天蓬元帅被贬下凡所化的猪刚鬣,也就是如今的猪悟能。唐三藏为他取了新的法号,唤作“八戒”。

取经的队伍又壮大了一些,他们继续上路。

“不远了不远了,再走数千里,便能到白骨山的方向了,也就能把师父的袈裟找回来了。”孙悟空搭眼望了望方向,给唐三藏描绘着前景。

在观音禅院中,唐三藏丢失了锦斓袈裟后,甚至以念紧箍咒为由,也要让孙悟空将袈裟找回来。由此可见,他对袈裟的看重。

后来,即使有观世音菩萨说情,但唐三藏仍然念念不忘自己的锦袈裟,经常提起。所以,孙悟空也只能有这样的举动,动辄给唐三藏“描绘前景”。

一旁……

猪八戒刚加入队伍,还不太清楚这事情,便开口问道:“师父,大师兄,是什么袈裟?为何落在了前面?”

“是师父的两样宝贝之一,除了那九环锡杖外,还有一个锦斓袈裟,都是不可多得的佛宝。”孙悟空随口道,“前些时候,被个黑熊精将袈裟偷走了,那黑熊精又跑到了西边,去投靠了一位大能。”

“老孙寻去要回袈裟,那大能还不许,要等师父亲自去了才愿给。”

“怎么还有这样的事?”猪八戒既义愤填膺,又好奇地问,“是什么大能,就连大师兄你这个齐天大圣的面子都不给?”

虽然自诩为天蓬元帅,但猪八戒也知道孙悟空的底细。那当年是真的嚣张跋扈,在天庭之间肆意妄为,齐天大圣的名头也是威震三界的。

所以,猪八戒就好奇,能够这么不给孙悟空面子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

“是白骨水官大帝。”孙悟空报出了叶恒的名号。

“是他?”猪八戒微微一惊。

“咦,你难道知道那白骨水官大帝?”孙悟空有些惊奇,询问猪八戒,“俺老孙五百年没出来,没想到天地之间多了这么一号人物,不卖老孙这个齐天大圣的面子也就罢了,就连观世音菩萨的面子都不给。”

“偏偏老孙又不知道这个水官大帝的底细。”

猪八戒道:“我倒是知晓一二,此前我见西边有光芒大作,还以为有宝物出世,便朝着西边去看了看。”

“还有观世音路过我这里时,曾经和我一同见过那白骨水官大帝和一神秘大能斗法。”

“也就是那一次斗法之后,他才成为了白骨水官大帝,还证了个白骨明光佛。”猪八戒继续道,“那确实是一位大能,他一体三分,既是‘白骨明光佛’,也是‘白骨水官大帝’,同样还是幽冥地府中的白骨王。”

“这……”孙悟空吃惊不已,这下他对叶恒有了更多的了解,却也更加吃惊了,因为叶恒的涉猎实在太广,就连地府中都有其化身。

“幸好老孙那时没有和他起冲突。”孙悟空只能这么一叹,然后询问道,“那你可知道水官大帝的来历?五百年前还从未听说过他呢。”

“这个我还真的知晓。”猪八戒回答道。

猪八戒解释道:“大师兄,你没听过他的名号,是因为他这五百年内才崭露头角,实际上,他更是在最近百年之内迅速崛起。他原本是白骨尸魔,后来修行佛门法术,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乖乖,这么厉害。”孙悟空不由感叹,心中更加震惊。同时,他暗暗决定,绝不能与叶恒产生任何冲突。

尽管孙悟空性格桀骜不驯,但他内心深处却藏着一份对天地间万物的敬畏,他并非那种狂妄自大之人。即便当年大闹天宫,面对众仙佛,他也从未有过小觑之心。在西游这条漫长而又艰险的路上,他对遇到的许多神仙和西方菩萨都表现出了应有的尊敬,这种尊敬并非无缘无故,而是源于他对力量的认知和对天道的敬畏。

如今,行走在前往西天的途中,孙悟空又将叶恒视为不可招惹的人物之一。他深知,这西游之路,藏龙卧虎,每一步都需谨慎行事。

“师父,前方就是浮屠山了。”沙僧指着前方连绵的山脉,对唐三藏说道。

“哦?浮屠山?”唐三藏闻言,微微抬头,望向远方,“听闻浮屠山上住着一位乌巢禅师,乃是一位得道高人。我们此行前往,定要前去拜访,求些真经法义。”

“师父说得是,俺老孙也听闻过这乌巢禅师的名号,据说他佛法高深,定能为我们指点迷津。”孙悟空附和道。

他们继续向西行进,路途遥远,山峦起伏,仿佛没有尽头。对于仙佛来说,山与山之间瞬息可至,但对于唐三藏师徒四人来说,却需要一步步丈量,花费大量时间。

“二师兄,你看这路途遥远,我们何时才能到达西天啊?”八戒边走边嘟囔着。

“八戒,莫要抱怨,西天取经本就是一场修行,急不得。”沙僧劝道。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