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去见的,是三皇子的生母,宜贵嫔。
她起初只是个才人,后来生了个皇子,母凭子贵,升为贵嫔。
这位宜贵嫔,是柳氏的堂妹。
柳家根基深厚,可不是什么小家族。
范清越对宫里的事情了解得不错,所知道的一些,也是从婉儿那里探听来的。
这位宜贵嫔,如今在宫里,算得上是很得宠的一位妃子。
那位皇帝陛下不近女色,近些年更是尤为甚之,但这位宜贵嫔,却能生下一个只有八岁的皇子,可见得宠。
之后,柳氏留下,陪这位堂妹说说话,好不容易进宫一趟,自然想多待会儿。
剩下的路,便由范清越和若若二人前去。
柳氏吩咐了些规矩,又叫他不要担心,宫里的路子,已经全部打通,会有人接应。
离开宜贵嫔处,走了一段距离,范清越的神识却探听到,柳氏与宜贵嫔,二人在谈话之间,忽然说起多年前的儋州那场刺杀。
柳氏是被人利用了。
而且,原本想顺应宫里的意思,将柳氏扶正的司南伯爵大人,也因为那场刺杀,因此而对柳氏的情谊淡了很多。
扶正的事情,便一直没有再提过。
这些事,范老登可从未与他们兄弟二人说过。
若非今日偶然听见,范清越大概一辈子都不会知道。
这范老登啊!
……
……
宜贵嫔派了个侍女带路,名叫醒儿,十三四岁年纪。
小姑娘走路的时候,也一直低着头。
听见这不知叫什么的公子,出言打趣她,“头这么低着,是不是地上的路看不清楚。”
小姑娘脸色一红,抬起头来,认真告诉眼前的公子,宫里规矩多,莫要随便说话。
范清越笑了笑,没想到一个小姑娘家家的,也这般谨慎。
一路经花过树,踩着青石路,来到二皇子的生母淑贵妃居所。
看着院子的素雅装饰,这位淑贵妃似乎是个喜静之人。
院子里除了几株粉色花树之外,再没有什么别的装饰。
一道竹帘,便遮挡了一切。
院子里有着淡淡的书卷气息。
这位淑贵妃,大概还是个喜欢读书的人。
待见到其人,这位贵妃娘娘,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问起靖王府诗会的诗词来。
淑贵妃素来喜欢读书,在宫里被其她妃子戏称为“书痴”。
她对于自己儿子参与储君之争一事,素来不怎么过问,也帮不上什么忙。
她那儿子,刚好与她这个做母亲的相反,心思深沉,从不与人真正交心。
对于那位范家才子,她早已在欣赏了那两首诗词后,便一直想要见见。
今日一见,心下很是欣赏。
这京都第一才子的名头,果然名副其实。
他身上那种浑然天成的,读万卷书才能温养出来的气质,是半点做不得假的。
说了会儿话,这位淑贵妃送了些孤本与这位范府公子。
看似简单读书人之间的往来,其实,是为二皇子行拉拢之事。
接下来,是去大皇子生母宁才人处。
大皇子生母,在宫里的位份只是个才人,是因为她出身于东夷城,是当年被那位皇帝陛下掳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