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侠修真 > 开局武痴,我无敌于隋唐 > 第388章 李世民的建议

第388章 李世民的建议(1 / 2)

杨林很直接,并没有遮遮掩掩,以如今的局势,再含糊其辞也没有任何意义。

而李渊父子,在听得杨林之言后,却是面露诧异之色。

李渊率先说道:

“不知王爷有何吩咐,但说无妨!”

杨林看了李渊一眼,便是说道:

“先前大战,若非元霸出手,恐怕潼关已经丢失,只是现在,反贼仍旧是兵马强盛,他们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虽然本王也不确定,这些反贼会在什么时候卷土重来,但我等防守潼关,护卫关中,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而本王叫你们父子过来,也是想要听听你们的意见,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做,才能守住潼关?”

杨林并非鲁莽之辈,所以他并没有直说,让李渊父子想办法主动出击击溃反贼,这件事情并不现实。

就算李元霸实力强悍,但决定战斗胜负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没有谁能够稳操胜券。

万一发生什么变故,到时候潼关丢失,他再后悔可就为时晚矣。

在杨林说完之后,李渊面露纠结之色,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要知道,先前潼关大战,他都已经做好准备跑路了。

只是没想到李元霸调转方向,大显神威,直接击退了反贼,硬生生守住潼关。

也正是这场战斗,才让李渊发现,自己的儿子竟然如此强悍。

这样的实力,实在是世所罕见。

虽然如今朝廷局势,仍旧不容乐观,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被动,但有李元霸的存在,也让李渊多了几分安全感。

实在打不过,就让李元霸保护他们尽快逃离,回到太原伺机而动。

感受到杨林的目光,李渊正想说点什么,却看见他身旁的李世民站了出来。

李世民很年轻,准确的说,他还是一个少年。但是他的脸上,却有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老成。

当李世民站在杨林面前,显得不卑不亢,他并没有因为杨林的身份,而有半分畏惧之色,这样的表现让杨林心生好奇。

很快,李世民微微拱手道:

“启禀王爷,在下觉得,如果朝廷想要守住潼关,那就绝对不能坐以待毙。

因为如果我们一直防守在关中,那就始终处于被动,要扭转局势,那就只能主动出击,反败为胜。

趁着反贼全无防备,杀出关外,一举将之击溃。

虽然反贼人多势众,但他们的兵马多为乌合之众,如果让他们占据优势,或许能够发挥一些作用。

但是一旦局势散乱,反贼陷入劣势,他们将会不战而逃,到时候反贼必将不攻自破,朝廷也将掌握战场主动。”

李世民侃侃而谈,他的神色颇为坚定,语气也是铿锵有力。

等他这一番话说完,杨林顿时面露惊讶之色,他并未提及主动出击之事,想不到李世民竟然有这样的决断。

他显得格外好奇,为什么李世民如此自信?

短暂沉默之后,杨林便是开口问道:

“你方才所言不无道理,但是想要击败反贼,恐怕也没有这么简单。若反贼当真是等闲之辈,那我大隋也不至于落得这般境地。”

讲到这里,杨林的心情有些复杂。

曾经的大隋,是那么的强盛,所有人都以为,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未来的大隋,将会沿着这条路不断向前,会达到新的高峰。

整个历史上,都会留下大隋的名字。

但事实就是,不过短短数年时间,大隋已经从巅峰跌落谷底,到了前所未有的绝境。

如果说,大隋不能挡住反贼攻势,重整旗鼓的话,恐怕大隋将会就此覆灭,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结局啊。

面对杨林的询问,李世民仍旧十分淡然,他缓缓说道:

“王爷所言极是,反贼确实兵强马壮,猛将如云,这是他们的优势。

在元霸出手之前,在下也不敢妄想主动出击,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敌将虽然强悍,却不是元霸的对手。

只要我军出其不意,找到动手良机,便可一举将之击破。

恐怕如今的反贼,也根本想不到,我们竟然有胆子出关决战。

这些便是我军的优势。”

李世民的分析井井有条,显然他并不是突发奇想,又或者鲁莽行事,而是真的觉得此事可行,值得一试。

在杨林得到杨广圣旨之时,心中多少有些顾忌。

他当然想要剿灭反贼,想要让关东之地重归太平,但这件事情哪有这么简单?

这些反贼来势汹汹,兵强马壮,朝廷一方已经无法抽调更多的兵马前来应对。

别说是反攻关东了,就连抵挡反贼的攻势,都显得那么艰难。

可是李世民方才所言,确实有道理,就连杨林自己,都没有想过主动出击的事情,那现在的反贼,当真会有所防备吗?

恐怕他们也预料不到,杨林竟敢在这个时候反击。

如果反贼掉以轻心,又有李元霸这员猛将相助,胜负如何还真难以预料。

只要李元霸能够对付伍云召和伍天锡兄弟二人,剩下的反贼自然无需在意。

如果行动顺利的话,反贼必将一败涂地。

就像李世民方才说的那样,反贼人多势众,但只能打顺风战,一旦局势陷入逆风,那这些敌军将会做鸟兽散。

他们根本不可能凝聚到一起。

各方势力各自为战,他们只是因为有利可图,才会短暂联合。

但是每一个人想法都不同,他们怎么可能全心全意,共同对抗大隋?

当这诸般思绪,在杨林脑海中涌现,他的眼中越发神采飞扬。

这个计划值得一试,就算冒险,他也不能坐以待毙。

如今朝廷无法调遣大军前来支援,而反贼始终人多势众,此消彼长之下,潼关的压力依旧非常大。

杨林也无法确定,他们到底能够坚持多久。

念及此处,杨林顿时抬起头来,朗声哈哈大笑,接着说道:

“你叫李世民是吧?想不到你小小年纪,竟然有这般见识,当真非同凡响,看来李家当真是后继有人啊。”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