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仁基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在他看来,裴元庆的实力面对单进,仍旧没有什么胜算。
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领兵出城,和单进决一死战了。
这年头想做忠臣,也没有这么容易。
或许裴仁基死守阳平关,并没有做错。
但是单进在汉中之地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无人能挡,杨广身在关中,面对威胁,怎么可能熟视无睹?
他让裴仁基主动出击也合情合理。
在和三个儿子商量妥当之后,裴仁基没有耽误时间,他立刻派出斥候,前往关外打探消息。
就算要出关决战,也不能贸然送死。
必须确定敌军虚实,知道如今单进所在的位置,再动手也不迟。
否则就算他战死沙场,也没有任何意义,根本改变不了什么东西。
就这样,又过去几天。
裴仁基派出去的斥候,带回来确切的消息,单进率领大军,正向散关进发,他这样做,显然是直接忽视了阳平关。
仍旧是在府衙之中。
看着自己的几个儿子,裴仁基郑重其事的说道:
“反贼已经杀往散关,要是我们直接杀出阳平关,反贼必然有所察觉,我们想要击败单进,没有这么简单。
想要取得战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其不意。只要让单进觉得,我们一直在阳平关,他必然掉以轻心。
我们轻装简行,绕到反贼后方,再配合散关之中守军,或许能够战而胜之,将之击败!”
虽然裴仁基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但他还是提出自己的想法,准备一试。
裴元庆等人自然没有异议,有杨广的圣旨在此,他们总不能抗旨不遵!
很快,裴仁基又做出妥当的安排。
那就是留下一支兵马,继续防守在阳平关内虚张声势。而裴仁基,则是亲自带人,连夜潜行离开阳平关。
只要隐藏他的踪迹,便可出其不意,杀到单进的后方。
在经历先前那场大战之后,如今的裴仁基很清楚,仅凭他们的实力,想要正面击败单进,无异于痴心妄想。
也只能通过前后夹击,才有可能获胜,这是少有的机会。
这个计划其实很冒险,如果没有成功,或者出现什么纰漏,他们父子恐怕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但总归是有一线成功的可能。
——
裴仁基的计划,其实已经很稳妥了。
但是这件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单进并未完全掉以轻心,实际上,她一直留下斥候在阳平关观察。
如果裴仁基有所异动,单进肯定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所以,在裴仁基连夜带着大军杀出阳平关之时,隐藏在此的斥候没有耽搁,便是快马加鞭离开,去通知单进去了。
靠近散关之地。
这里是单进大军驻扎之地。
虽然裴仁基将阳平关守得密不透风,不给他可乘之机,但是其他的城池显然没有这么强的防守,如何能够抵挡单进?
是以单进在汉中攻城略地,过程很是顺利,并没有受到任何阻碍。
哪怕有城池守军,他们拼死抵抗,不愿束手就擒,但他们在单进面前,完全没有反抗之力,最终的结果没有任何变化。
现在,整个汉中的城池除了阳平关之外,其他地方都已经被单进拿下,所以他才率领兵马向散关靠近。
这散关乃是关中门户,重要性自然毋庸置疑,杨广已经调遣了众多精兵悍将,防守于阳平关内,想要拖延时间。
可以说,想要攻下散关的难度,恐怕比阳平关还大。
单进倒也没说,要一鼓作气拿下散关,他之所以领兵来此,就是为了威慑杨广。
甭管能不能拿下,反正他已经到了关中之外,杨广的末日已至。
而此刻,在大帐之中。
单进与王伯当、谢映登等人聚集于此,商议着接下来的行动。
只见王伯当率先说道:
“雄义,现在朝廷大军疲于奔命,在杨广的命令之下,收缩防线退回关中,那江宁城守军,已经被二哥他们拿下。
虽然还有贺若弼坚守在江都城,可现在,他孤立无援,已经是到了穷途末路,等二哥他们拿下江都,便可席卷江淮了。”
单进在汉中取得了不俗的战果,另一边的单雄信等人同样是大显神威。
现在的朝廷,局势是那么的被动,根本无法抽调兵马支援江都。
原本镇守江都,想要牵制岭南大军的贺若弼,现在已经无路可走,他只能坚守在江都城内,尽可能的拖延时间。
可是,就算贺若弼全力防守江都城,又能怎么样呢?
正如汉中一样,贺若弼可以守住一座城池,那其他的城池又怎么办?
朝廷无法派出援军,贺若弼孤掌难鸣,更别说单雄信统领的大军,还有姜松和雄阔海这等悍将,实力非常强大。
如此之大的差距,令贺若弼完全失去主动权,现在几乎可以说是坐以待毙。
按照这个趋势,单雄信等人大获全胜,已经是迟早的事情了。
先前在岭南之地,贺若弼利用地形,将单雄信等人牵着鼻子走,最终逃出生天。
可现在,他被困在江都城内,想要活着离开,要么是朝廷派遣援军前来,要么是贺若弼亲自带人杀出重围。
只可惜,这两件事都没那么简单。
听得王伯当之言,单进脸上亦是露出微笑,对于这个战果,他也很满意。
单进并不想耽误时间,因为他的目标,从始至终都没有变化,那就是速战速决,他要尽快平定乱世,让这天下安稳下来。
可以说,这个乱世是由他而起,他会全力以赴将之结束。
至于关东的诸多势力,等灭了杨广之后,再来收拾他们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