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桑挥舞战斧劈开两名敌军,溅起的血沫糊住眼睛:
\"首领!往西边突围!\"
周赫却带着人马死死咬住缺口,长枪刺倒一名番人少年时,杜博在身后大喊:
\"先杀那个拿战斧的!\"
混战中三名番人骑兵突然将周赫逼到河边,弯刀擦着耳际劈下的瞬间,杜博的长枪及时横扫,将一名骑兵挑落马下。
\"周兄弟,看左边!\"
杜博话音未落,两人已同时扑向哈桑,哈桑连日奔逃本就疲惫,此刻在敌军围攻下渐渐力竭。当背后传来闷响时,他甚至来不及回头。
黎明破晓时,河滩已成修罗场,一百多具番人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自己这边也倒下了近两百人。
周赫踹开压在身上的尸体,喘着粗气对杜博说:
\"咱们把首级都割了,去沙城领赏!\"
他们的笑声混着河水声,惊飞了芦苇丛中的白鹭。
帖木尔跪在哈桑的尸身旁,指甲深深抠进沙土,幸存的三十多名族人浑身浴血,身后是被洗劫一空的营地。
\"回呷玛。\"
他声音低沉得可怕,抱起哈桑的遗体时,发现对方手里还攥着半块风干的羊肉,那是为孩子们留的口粮。
回到呷玛的日子比想象中更难熬,部族里只剩妇孺老弱,当地势力的排挤让他们连放牧的草场都难以保全。
深夜帖木尔望着星空下蜷缩的族人,耳边又响起石圪节的喊杀声、雅龙河的呜咽声。当谭威的使者带着招降文书到来时,他摩挲着文书上的朱砂印,终于松开了紧握弯刀的手。
\"我愿归附。\"
帖木尔将祖传的弯刀放在使者面前,刀刃上还留着干涸的血。
\"但要保证我的族人,能在呷玛活下去。\"
晨光中亚利部的毡帐缓缓升起,只是这一次,营中升起了圭圣军的五色旗。
而远在沙城视察的谭威此刻掀开轿帘,扑面而来的除了裹挟着沙粒的风,还有阵阵刺鼻的牲畜粪便混合着腐草的气味。
街边的孩童瘦得皮包骨头,眼巴巴地望着他的队伍,其中一个小女孩甚至追着轿子跑了老远,只为了能捡到随从不小心掉落的半块馍馍。
\"都督,这已经是沙城最热闹的集市了。\"
杜风正骑着马跟在轿旁,脸上写满无奈。
\"百姓们连种子都买不起,更别说缴纳赋税了。\"
谭威沉默不语,脑海中却不断闪过后世的高产作物,漫山遍野的玉米、土豆和红薯,那些高产又易种的作物,若是能在这里推广,该能救活多少人?要想办法去寻找。
走进衙门后,杜风正丧着脸递上账本:
\"都督您看,自从推行三州官员与圭圣军军官同俸禄的政策,库房早就见底了。现在别说是发饷,连买灯油的钱都拿不出来。\"
账本上密密麻麻的赤字刺得谭威太阳穴直跳,他揉了揉眉心,突然想起在雅龙河畔缴获的番人物资,那些皮货、药材,在中原可是抢手货,先卖一些吧,但是总不是长远的办法。
\"杜大人,咱们不能只想着节流。\"
谭威将账本重重拍在桌上。
\"得想办法开源。\"
他望向窗外萧瑟的街道。
\"我打算暂时减免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
谭威下定决心道。
\"万万不可!\"
杜风正急得直跺脚。
\"没了赋税,官府靠什么运转?士兵的饷银、驿站的开销。。。\"
杜风正没再说下去,他认为谭威会懂的。
\"番人在戈壁滩上都能活得下去,咱们这三州之地,难道就只能守着穷日子?\"
谭威打断他的话。
\"你忘了?咱们当初在开州也是从一穷二白开始的。关键在于变!\"
杜风正张了张嘴,还想反驳,却被谭威抬手制止:
\"我问你,沙城周边可有商路?\"
。。。
\"有倒是有,可都是些小打小闹的马帮。\"
杜风正疑惑地看着他,补充道:
\"路途遥远又不安全,根本赚不了大钱。\"
谭威想了会,觉的一切发展的前提是先吃饱饭。他的手指在案几上的地图上划过,最终停在东南沿海:
\"我要派人去那里,带回玉米、土豆、红薯的种子,这些作物耐旱高产,若是能在三州推广。。。\"
谭威没有往下说,因为说了他杜风正也听不懂,他哪里见过地瓜和玉米,不过谭威点出了重点。
\"只要百姓吃饱了饭,还怕没有赋税?\"
杜风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却又露出担忧的神色:
\"就算风调雨顺,开垦丰收,那都需要时间,眼下的窟窿怎么办?\"
谭威顿了下,还是叹了口气回道:
\"我已经让人去开州接家眷了。\"
谭威握紧拳头,接着说:
\"我在开州的产业拉过来,足够支撑一段时间,而且咱们可以和番人做生意,用盐巴、铁器换他们的皮货、药材。\"
他起身走到门口,望着远处的群山感叹道:
\"沙城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只要经营得当,完全可以成为西北的商贸重镇。\"
杜风正想了想,认同了谭威的计划,毕竟没有第二条路,朝廷本来就是打发他们戍边自营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谭威一边派人四处寻找能工巧匠,筹备开垦荒地的农具,一边与帖木尔的亚利部达成协议,开通互市。当第一支前往东南的商队出发时,他拉着几个队长嘱咐了很久,从各种作物到武器、书籍,甚至编了好些童谣来暗示历史,让人传播,希望所做的一切可有百分之一的回报就行。
夜晚他常常独自在衙门里踱步,看着墙上的地图,不时在圈圈划划些什么,作为历史上明末的关键时刻,谭威这个穿越者居然被排挤到边疆,真是无解呀。
杜风正逐渐理解了谭威的良苦用心,开始全力配合,他亲自带人丈量土地,规划市集,组织百姓修建水渠,引来山间清泉。沙城的百姓们虽然依旧贫困,但眼中已经有了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