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北府江山 > 第235章 熬

第235章 熬(1 / 2)

第235章熬

慕容绍拿不下鲁城,竟然深沟高垒,龟缩在营寨中按兵不动。

西南面泗桥,慕容隆也是一样,选择了对峙。

有泗水为隔,大家都能相安无事。

但郁闷的却是刘道规,原本计划拿下一两个郡,拓展生存空间,但对面连半点报仇雪恨的志气都没有,实在让人失望。

以前以为泗水是自己的优势,但现在看来,蜿蜒的泗水,反而成了限制己方的枷锁。

燕军凭借兵力优势,能反过来围堵刘道规。

“干脆干一场大的,像上次一样,咱们全军渡过泗水!”每次遇到状况,刘遵的主意最多,却没有一个管用的,全都是信口开河。

刘道规斜了他一眼,“以前只有两千人马,慕容隆也没有坚壁清野,咱们能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现在手上这八九千的人,一旦渡过泗水,粮食补给从何处而来你想过没有,到时候慕容隆凭借骑兵优势袭扰我军后勤粮道,咱们就不战而溃。”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很多时候一场大战不是看谁的士卒精锐,而是看粮草能不能顶住。

三国时,诸葛武侯多次北伐,多次因为粮草问题而不得不后退,北伐大业,壮志未酬。

慕容家最擅长的便是追袭,桓温北伐前燕,屯兵枋头,离邺城只有一步之遥。

这是晋室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北伐,慕容暐都准备迁都,逃回辽西避难,被慕容垂劝阻。

后来中原出现旱灾,晋军后方粮食补给不上来,桓温没有决战的魄力,选择退兵,被慕容垂反败为胜。

慕容隆作为慕容垂之子,颇有其父之风,稳如老狗。

“咱们出来一次不容易,什么都没捞到就退回去,亏大了。”刘遵眨了眨一对铜铃大眼。

“现在说成败为之尚早,既然鲁城那边稳住了,咱们就去泗桥会一会慕容隆!”

留在此地没有意义,不如赶去前线,说不定能寻到机会。

以前击败过慕容隆,对付他,刘道规还是有一些心理优势。

大军起营拔寨,顺着泗水南下,抵达泗桥。

慕容隆在桥对面故意留出一大片方圆四五百步的空地。

而燕军营垒鹿角堑壕结成一个半圆形,一旦晋军渡河,燕军可以三面掩杀。

西岸河道上下游,也修筑了大片的屯砦,占据险要之地。

泗桥对岸简直被打造成了一个口袋阵。

“这对岸不止一万八千燕军吧”刘道规望着层层迭迭的营帐,旌旗连绵,骑兵来来回回,穿梭其间,高头大马,颇为雄壮。

王元德拱手道:“慕容隆和平幼征发了万余民夫,方才这么快建起了工事。”

刘遵唾沫星子横飞,“何不从下游沛县渡河我就不信这么长的泗水,慕容隆能全部堵住!”

一旁的檀道济道:“燕军多斥候,来去如风,我军皆是步卒,即便渡过泗水也会陷入不利局面。”

骑兵在战略上的优势体现了淋漓尽致。

在正面战场上或许不是训练有素的步军精锐对手,但,他们能快速机动,突袭、迂回、追击、袭扰,步卒在这方面上太吃亏了。

刘道规的那八百骑兵,应付一场局部的小战可以,但放在广袤的泗水流域,很难形成威慑力。

一旦被燕军骑兵咬上,反而有倾覆之危。

现在的问题是,在泗水两岸的平原地区,步卒的机动能力太差,处于严重的弱势。

“那可如何是好”刘遵挠了挠后脑勺。

“熬!”刘道规心平气和。

身为主将,本就要有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心性。

慕容隆成名已久,燕军兵力众多,能与他们形成对峙,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王元德道:“不如大张旗鼓,邀燕军渡河决战,慕容隆若来,我军可一股灭之,若是不来,则消耗燕军士气。”

“可!”刘道规点头同意。

泗水东岸的工事一点都不比西岸差,仅后面的这座坞堡,就能让燕军望而却步。

而慕容隆不渡河,燕军士气肯定会受到影响。

两军对峙,任何一丝微小的优势都至关重要。

“不就是骂人吗我熟!”刘遵嘿嘿一笑。

“那就看你本事了。”

刘道规和王元德相视莞尔。

过不多时,刘遵领着百余甲士踏上泗桥。

桥面狭窄,仅供四人并肩而行,石柱早已斑驳,无数岁月风吹雨打,留下了细细的裂纹,反而赋予了它特有的沧桑感。

“慕容小儿听着,汝家男为苻坚之娈童,女为暖床之侍婢,姐弟共侍一夫,恩宠似海,为何转头背叛旧主苻坚”

刘遵这张破嘴仿佛开过光一样,一开口就直奔着慕容家的命门而去。

两岸鸦顿时雀无声,他却越发得意了,拿着一面锣,一边当当当的敲,一边有节奏的大喊,“想当年,你慕容垂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逃奔氐秦,苻坚不计前嫌,待之如手足,与尔等主母小段妃,同床共枕,何等快活呀,真真亲如一家,如今为何翻脸无情夺别人的城池土地、杀别人族众”

不得不说他在骂人上特别有天赋。

嗓门又大又响,满脸的理直气壮。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