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总,说实话,你这个计划我挑不出什么毛病,但就因为太完美了,加强也导致了这个计划有很大的毛病。”
柳泉实话实说,毕竟完美另一个词就代表着昂贵,越完美的东西往往越昂贵。
单单就是指光明计划中的第一步建设一个导航犬基地,那2000头导盲犬,训练出来的价格可能就要高达10个亿左右。
更别说在这之后,还要有第二批第三批,这可又是一大笔的钱,哪怕在之后找到可以降低成本的方法,但那依旧要花费不少。
机械导盲犬看着确实是未来可期,但现在柳泉只能看到一个无底洞,没个一百亿估计连水花都溅不起来。
在柳泉心中这也就导盲人,这个软件是天才的想法,一旦建立成体系是真正可以马上服务盲人身上的。
柳泉是一个“现实”的人,他虽然也是第一时间被苏不白描绘的世界吸引,但还是抑制住了冲动,跟苏不白说了自己的拙见。
与之相反的是苏不白倒是很乐观。
困难多,只是现在的问题,克服就好,这一但成功可是能够记在史册和教科书上的事情。
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苏总,有什么是我可以帮的。”
“也没什么,就是想要同富基金会打头阵,组织志愿者率先在各个一、二线城市试点,先把盲道给清出来。”
柳泉心中暗自认可苏不白的决策,在一、二线城市清除盲道是明智之举。
一、二线城市的盲道已经完善,构成体系,而且应该符合规范,不像其他城市的盲道可能东一段,西一段的,不够规范,那些盲道清理开,用处不大,反而可能会害了盲人。
“这件事情同富基金会当竭尽全力,不负您的期望。”
柳泉领命下去,很快就布置下去,并且他还亲自带领同事在附近就地就开展清除盲道,将一些障碍物全给清理开。
志愿者动作更是快,一个个奋力干了起来。
一方面这个是做好事,另一方面当同富基金会的志愿者是有工资的,一天一万,在精神和物质的加持下,同富的志愿者是圈子里出了名的勤奋。
在这次光明计划的试点范围内的一家小区,郭庆峰准备迎接新的挑战,他要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