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蓟京城,
护城河的冰面裂开蛛网状的细纹,
积雪从红墙黄瓦上滑落,在宫道砖缝里洇出湿漉漉的痕迹。
檐角的冰棱垂成晶莹的剑簇,却在正午阳光里滴滴答答坠落。
皇宫后殿的暖阁里,
姬玉瑶正对着菱花镜梳妆。
她褪去了冬日厚重的织金锦袍,只着一袭月白缠枝莲纹软烟罗裙,外搭半透明的鹅黄云锦褙子,
袖口和领口处用金线绣着细密的瑞鹤纹样,走动时若隐若现,恰似云中仙禽展翅。
乌发松松挽成灵蛇髻,
一支镶着东珠的衔蝶金步摇斜插其间,
镜中女子肤色白皙如蓟城初雪,眉峰却染着北疆的凌厉,眼尾微微上挑,笑时如春水破冰,冷时似刀剑出鞘。
此时,
姬玉瑶正对着镜子细细描画眉毛,
门外却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
一名太监急匆匆的跑进来:“陛下!陈国密信到了!”
说罢,
太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高举着朱漆密匣。
姬玉瑶却不慌不忙,用银簪尾端将眉形细细修匀,这才转身看向伏地不起的太监,“一封信而已,就这么让你着急忙慌?”
一边说着,
她慢条斯理地解开鎏金锁扣,明黄缎面的国书在掌心展开。
里面密密麻麻写了许多内容,
但姬玉瑶关心的只有一个。
很快,
当“共讨齐国”四字映入眼帘的瞬间,镜中倒映的眼尾忽地弯起。
姬玉瑶唇角勾起的弧度越来越深,眸光流转间,已有千军万马在眼底奔涌。
“南北夹击齐国,冀、并、幽、青、凉归燕,徐、雍、兖、豫、扬归陈,”
“燕陈两国瓜分齐国,陈远北你胃口倒是不小。”
轻哼一声,
姬玉瑶的眼眸,突然落在地图上,标有‘合肥’的位置上,嘴角冷冷笑道:“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跨过合肥这个坎。”
对于南北夹击齐国这件事,
其实姬玉瑶已经谋划了不是一天两天了。
或者说,
对于当今天下的形势,
作为一国之君,只要你想发展、扩张,那么有一个问题就是注定绕不开的,那就是齐国!
原因无他,
作为当下最强大的国家,
齐国无论是人口、疆域、兵力,亦或者每年的产粮、税收,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论国力,
如果不是宋国、陈国占据着长江天险,恐怕早就被齐国覆灭了。
至于燕国,纯粹是因为地处苦寒之地,再加上土地贫瘠,所以齐国压根看不上。
也正是因为被忽略,
才让燕国苟延残喘到今天。
而在姬玉瑶登基的那一天起,就想要复兴大燕的她,心中就已经盘算着该如何解决齐国这个问题了。
而眼下,
最简单的方式。
莫过于联合陈国,南北共同夹击,使齐国应接不暇。
更何况,
现如今齐国境内还有内乱出现,
虽然不清楚,
为什么韩子成大摇大摆的在巨鹿敛财,高晚秋一直都坐视不管,但他的存在,显然也会牵扯齐国的一部分兵力。
这样一来,
燕国只需要全力对付齐国的镇北军即可。
镇南军由陈国牵制,镇东军战力孱弱,镇西军鞭长莫及,近卫军又有韩子成牵扯。
如今齐国的局面,
对燕国来说,无异于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如果现在不把握住,日后可就没机会了。
想到这里,
姬玉瑶的眼中,翻涌着炽热的战意。
“传文武百官,即刻到宣政殿议事!”
不多时,
当文武百官匆匆赶到,
只见姬玉瑶那双美目冷若寒星,周身散发着迫人的肃杀之气。
“陈北远已应下夹击之约!”
清冷的声音,
传遍众人的耳畔。
姬玉瑶目光如炬,扫过每一位将领的脸庞:“三军将士即刻整军备战,三日内备足所有的军械、粮草,朕这一次要御驾亲征!”
“此战,必将是大燕崛起之战!”
......
几乎是在燕国整军备战的同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