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沪剧先锋(2 / 2)

随着幕布缓缓拉开,灯光聚焦于舞台,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护厂斗争场景逐一呈现。

当演到老张英勇牺牲的那一刻,整个剧场静默了,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泪水交织的感动。观众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那段不朽的历史。

演出结束后,掌声经久不息。

钱晚秋带领全体演员谢幕,他们看到了许多观众眼含热泪,更有不少老工人上前紧紧握住他们的手,感激地说:

“你们演出了我们的心声,那段历史不应该被遗忘。”

从此,《护厂风云》成为了沪剧界的一颗璀璨新星,不仅在国内巡演引起巨大反响,还受邀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英勇与智慧。

慕钱沪剧团也因此名声大噪,但他们深知,这一切的起点,是那个在旧仓库里不眠不休的夜晚,是对历史深沉的敬意,以及对艺术不懈的追求。

而春生,这个曾经的孤儿,如今已成长为剧团不可或缺的一员,他的心中充满了自豪与使命感。

他知道,他们正在用沪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谱写着新时代的篇章,让工人阶级的精神永远闪耀。

一周后,《黎明上海》初步成型。

钱晚秋扮演护厂女工周英,在\"雨夜护厂\"一场中,她有一段长达十分钟的独唱,倾诉对丈夫的思念和对新中国的期盼。

\"这段唱腔要改。\"

钱晚秋排练后对琴师说,\"传统'长腔中板'太绵软,表现不出工人刚强的性格。

试试融入一些劳动号子的节奏。\"

琴师老马尝试着调整伴奏,钱晚秋再次开嗓。

这一次,她的声音高亢有力,尾音处带着恰到好处的颤音,将一个普通女工成长为护厂战士的心路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五月十五日,《黎明上海》在刚成立的工人文化宫首演。

剧场座无虚席,前排坐着军管会文艺处的领导和许多工厂的工人代表。

大幕拉开,钱晚秋一袭工装出场。

当她唱到\"机器是咱工人命,护厂如同保家园\"时,台下许多工人热泪盈眶。

最后一幕,周英带领工友们迎接解放军进城,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演出结束后,军管会文艺处刘处长握着钱晚秋的手说:

\"钱团长,你们这出戏真实感人,希望更多剧团向你们学习,创作反映新时代的好作品!\"

消息传开,沪上戏曲界为之震动。

各剧团创作热情高涨,新剧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上一页   ←  章节目录  →   书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