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戏曲(1 / 2)

王府里,女眷赏花的赏花,游玩的游玩,王府自修缮后也不曾邀过旁人,因苏轻宛在淮南出生,又喜爱牡丹的缘故,王府特意建了两个牡丹花园,虽不是牡丹花季节,仍培育许多珍品牡丹。庭院都有淮南风格,清幽雅致,和京中府邸的厚重恢弘风格不一样,像是水一样柔软,又很华丽,看得人赏心悦目,旁人也能看到摄政王对王妃的用心。

女眷多,话题也多,侯夫人和陈大夫人等人虽有意引导舆论,女眷们又在王府做客,当着苏轻宛的面必是不敢说的。然而在背后却肆无忌惮地谈论她和陆璟的艳闻,李雪樱和陆枫的事又被拿出来说,真成了茶余饭后的话题,说的津津有味。

陆家几位姑娘都被气得不轻,旁人议论苏轻宛和陆璟,陆枫,把那样的罪名安插在他们头上,就是败坏陆家的清誉,这一点虽早有预料,却没想到真正听到污言秽语时是那样的难受。

特别是苏轻宛没有邀请安平伯府的女眷,整个京都淡淡遗漏安平伯府,舆论更是尘嚣而上,止都止不住。

午膳在户外花园,并不是流水席,花园地方大,摆上几十桌并不拥挤,苏轻宛笑着拿起酒杯,先敬了各位赏脸参加宴席的人,又谦虚地说了自己第一次办这样大型宴席,若有什么不足之处,希望各位夫人和姑娘们多多包涵。

旁人哪敢真的责怪主人家,何况苏轻宛办得有声有色,旁人很难指摘,苏轻宛说,“为了诸位夫人和姑娘们在府中能尽兴玩乐,我还安排了一场戏曲,诸位边用膳,边欣赏,这戏曲传自淮南,家户喻晓,希望诸位能够喜欢。”

这戏曲并非京都风格,大宛的戏曲分类众多,有京都的,江南的,西北的,各有千秋,京都是天子脚下,繁华之最,戏曲类目最全,西北也好,淮南也好,有名的戏曲班都被邀到各府演出,编排的曲目她们都耳熟能详。

有几名夫人觉得苏轻宛是经验不足,竟然在用膳时摆戏台,不伦不类的,大家都是宴席结束后谈天说地时安排戏曲节目。

“或许是淮南之地的风格,王妃并不晓得京中习俗,虽有些不体面,倒也无伤大雅。”

“边陲之地,就是没见识。哦,她不是边陲之地,养在江南,在陆家几年也操办过宴席,怎么会出这么大的纰漏?”

“商户女就是商户女,就算安排了淮南郡主的身份,也上不了台面,食不言寝不语,谁在用膳时看戏曲,真真是可笑。”

她们也只敢低声议论,也怕苏轻宛听到。

戏曲开始了。

苏轻宛在主桌,离戏台很近,淡然自若地用膳,看表演。

这是京中有名的戏曲班,编排的是新故事,上京赶考的书生路过城镇,与深闺小姐相逢,两人许下白头之约,书生上京赶考。两年过去了,书生始终不曾回城里,小姐等得心急如焚,偷偷上京寻郎君,不曾想看到意中人与容貌相似的女子相伴而行,小姐悲痛欲绝,质问郎君为何变了心,郎君大喊冤枉,说那是他家长嫂。

书生高中,平步青云,却不曾回去找小姐,并非负心,皆因家中有老母,寡嫂要照顾,寡嫂与小姐容貌相似,若娶小姐,唯恐旁人议论,败坏他和长嫂,小姐名声。小姐伤心欲绝,两人辞别回了故乡,两年过后,书生长嫂过世,书生外放到小姐的城中,与小姐重逢,旧情复燃,远离京都后,无人知晓他们曾经的故事,书生和小姐冲破世俗偏见,结为连理。

书生在小姐的帮扶步步高升,又杀回京都,没想到流言蜚语尘嚣而上,都说书生和长嫂通奸苟且,彼此,书生已官至五品,背靠宰辅,利用权势把所有散播他们流言蜚语的人抓起来,投进大牢,折磨致死,甚至给他们家族安了莫须有的罪名,满门抄斩,血流成河。

诸位宾客,“……”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