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逸心中暗自思忖着,他所修炼的功法乃是以五行法则为根基,通过特殊的法门承载其他法则之力。而最终的目标,则是以太衍玄光将全部三千道法则融为一体!
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但张逸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深知,只有不断地修炼和突破,才能够真正领悟这门功法的奥妙,发挥出太衍玄光的无穷威力。
根据《五行太衍玄光经》所记载的修炼法门,只要按照其步骤和要求去修炼,一直到太乙金仙这个阶段,都不会遇到太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阻碍。
然而,当修炼者成功突破到大罗金仙的境界时,事情就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了。
在这个阶段,由于每个修炼者的天赋、体质以及悟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所以他们不能再像之前那样简单地按照既定的功法去修炼。
相反,他们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功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使它更符合自已的修炼特点和需求。
毕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修炼之路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一概而论地使用同一种修炼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
而那位创造《五行太衍玄光经》的混元大罗金仙,或许在创作这部功法时,也没有预料到会有人能够修炼出如此之多的法则,甚至还在不断地探索和修炼其他未知的法则!
这无疑是一项极其艰巨且充满挑战的任务,但张逸却毫不退缩,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踏上这条艰难的道路。
他坚信,只要自已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就在这一刹那间,张逸仿佛与整个世界都隔绝开来,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五行太衍玄光经》上。
这本书是他多年来的心血结晶,其中记载着他对五行之道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而现在,他正专注于修改这本经书的最后一部分,这一部分所涉及的正是大罗金仙的修炼法门。
这一部分对于张逸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他是否能够在大罗金仙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大罗金仙已经是一个极其高深的境界,而要想再进一步,达到混元大罗金仙的层次,更是难如登天。
然而,张逸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坚信只要自已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突破这个瓶颈。
至于混元大罗金仙这个至高无上的境界,并没有固定的修炼功法可供遵循。
那些能够突破到这个层次的强者,无一不是已经明悟了属于自已的道路。
他们不会盲目地去追随他人所创造的功法,因为那样永远无法超越他人,只能亦步亦趋。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而过,转眼间,数万年的光阴已经悄然流逝。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张逸始终沉浸在对《五行太衍玄光经》的修改和完善中。
他不断地思考、试验,反复琢磨每一个细节,力求让这本经书更加完美。
与此同时,张逸的十一位道侣们也都在各自的修炼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她们终于成功地突破到了大罗金仙的境界,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对于张逸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已的信念。
然而,与道侣们的显著进步相比,张逸自身的修为似乎并没有明显的提升。但令人惊奇的是,他身上散发出的气息却越发地深邃和神秘。
在张逸的修炼洞府中,浩霖金仙与他相对而坐,两人之间弥漫着一种静谧的氛围。浩霖金仙凝视着张逸,感慨地说道:“数万年未见,你竟然变得如此强大,即便是我,恐怕也难以与你一较高下了。”
浩霖金仙顿了顿,接着问道:“我记得你修炼的是《五行太衍玄光经》吧,可否与我讲讲,你如今已经修炼出多少道法则了?”
面对浩霖金仙的询问,张逸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却并未言语。然而,就在他身后,突然间绽放出无尽的霞光,这些霞光如同一层层绚丽的彩幕,将整个洞府都映照得五彩斑斓。
在那霞光之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法则之力,它们交织、缠绕,形成了一个令人目眩神迷的法则世界。
浩霖金仙凝视着那片霞光,眼中闪过一丝惊愕,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那些法则之力上,仿佛想要透过它们看穿张逸的真正实力。
过了好一会儿,浩霖金仙才回过神来,他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看来我还是小瞧了你啊,我在五行仙宗数百万年,你绝对是我所见过的天赋最为卓越的从下界而来的飞升者。”
五行仙宗的未来,或许真的就寄托在你的身上了。”张逸一脸平静地说道,仿佛这句话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压力。
然而,浩霖金仙却不这么认为,他深深地看了张逸一眼,然后缓缓说道:“将来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不过,我看你的样子,似乎是打算将那全部的三千大道都修炼出来啊。”
张逸微微颔首,表示默认。这确实是他早就下定决心要去做的事情,他相信只要自已坚持不懈,终有一天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浩霖金仙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之色,他接着说道:“我真的很期待看到那一天的到来,想象一下,当所有的三千大道都融入到你的太衍玄光之中,那将会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景象啊!”
张逸也不禁被浩霖金仙的话语所感染,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期待。他知道,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非易事,但他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浩霖金仙在无尽虚空已经度过了数万年的时光,这次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自然不会仅仅局限于谈论这些。对于他们两人来说,更为重要的还是彼此交流修炼经验,相互促进,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