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5章 拨改贷2(2 / 2)

李弘文愿意把这些厂子以及工人给收编,绝对是帮政府做了一件好事。

“你就这么确定一定会出事吗?”

徐启年皱了皱眉头,这个政策他知道本身他对于这个政策也是必然支持的,虽然没有像一些人那么站出来力挺这个政策,但内心觉得这个政策应该是好事。

可现在从李弘文的话语当中,他发现这个政策好像李弘文一点儿都不看好,甚至觉得这个政策推出之后会出大事。

如果换一个人他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李弘文这么说,他觉得那问题就大了,毕竟李弘文在做生意这一块儿真的是颇有天赋,不敢说是国内最厉害的,那也得说是排在前列数得着的。

至于提出政策的那一位,虽然说也有一些经验,但跟李弘文这种能够做到亿万资产的大商人来说,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所以两个人的看法他更偏向于李弘文。

“是的,不过虽然说这个引发的后果有一些残酷,但这也是要经历的一个必然过程。”

李弘文点点头,对于这个事情,他其实认为有积极那一面的。

国企就是存在着太过于依赖政策依赖政府,放到市场上,让他们跟普通企业进行一番竞争,能活下来的,那必然是有两把刷子的。

只有真正经过市场考验,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才是一个合格的健康的企业,如果一直依赖着上面拨款,那时间长了绝对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为什么90年代会出现大面积的下岗潮?

其实说到根儿上就是因为政府为了减少对于这些企业的控制,让这些企业独立化,然后企业为了提升效率,不得不进行重组和裁员。

这个政策可以说是引发这个事情的第一刀。

拨款制度改革之后,只能贷款,这些企业就不得不为了效益去想办法,去挣钱,去改革,而改革不成功或者是效益提不上来,就只能裁员重组。

“也就是说你也认为这个制度应该推行,是不是?”

李弘文的话让徐启年有一些明白,这个政策在李弘文看来是有弊端的。但是又有着向好的一面,利弊权衡,可能利还是大于弊的。

这就让他心里的石头往下放了一些。

政策这个东西肯定是利弊都有,只要利大于弊,那么对于他们这些上位者来说就是可以进行操作的。

“我也说不好,但是我觉得它会有比较积极的一面,然后会让一些厂子焕发出新的生机,会剔除掉大量不行的厂子,而这些厂子的员工在未来10年左右或者是更久一点的时间,就会面临着失业,下岗到时候这个问题将会成为政府非常头疼的一个大问题。”

李弘文将他的顾虑说了出来。

“10年左右?只要不是立马爆发出来就行,10年的时间,我相信我们能够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也能够给那些失业的人更多的就业机会。”

上一页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