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有幸,碰上父皇和母后,哪怕身为女子,也可以去做她想做的。
二皇妃出自孔家,又是嫡女,自小娇养长大,也难免羡慕闺女。
为闺女铺路之事,二皇子妃有能力之时会做,更想为闺女备好后路。
若是十年前,二皇妃有信心,闺女不弱任何一人,现在,只是皇子皇孙太多了,二皇妃也没了当初的自信。
二皇妃一腔拳拳爱女之心,燕飒茗允了,昭明帝听后,也同样允了。
昭明帝当着皇后之面,问过太医,他应当还有约二十年寿。
只算二十年,就是八旬,孙辈们在四旬以下,正好是坐稳江山的好年纪。
皇子皇女加在一起,也有小百人,孙辈们加在一起,如今有四百余人。
等学堂的这批出来,能有五六百人,再等到二十年后,孙辈之中,能有千余人。
因着皇后之功,昭明帝如今不愁没有子孙继承大统,只能优中选优,精中选精。
千百人中,只能杀出一人,就是千军万马走这个独木桥。
皇后无子,可凭如今皇后的帝位,毋庸置疑,无人会以无子一事说皇后无能无德。
燕飒茗稳坐皇后之位,东西宫中,所有嫔妃加在一起,也抵不上她一人在昭明帝心中地位。
诸多皇儿,没有一人出自燕下茗肚中,但无人敢对她不孝。
想着那唯一的帝位,只有两人说话有用,一是皇后,二是陛下。
除了帝后大婚前的几个孩子在母后这有一分脸面,其余孩子因为皇子皇女太多不值钱,燕飒茗如今都要看地图插件上标记才知道行几。
此事之上,昭明帝自愧不如,几百个孙儿,他真是无法一一分清,只有皇后,见过一次,就再也不会错。
“官家今日在紫宸殿待了许久,是为何事?怎么等到这个时辰才来我这凤仪殿。”
昭明帝罕见的晚来,二皇妃都要去紫宸殿与父皇答话。
“娘子,你与母后说了些什么?我们现在去何处?直接出宫还是?”
在母后凤仪殿侧殿喝了一肚子茶,二皇子终于等到二皇妃出来,赶紧追上问她。
“去紫宸殿,本宫与父皇有事相商。”
二皇子自小是被当成接班人培养的,无论是政治素养还是能力都是足够的,只有一个缺点,就是寿命不足。
这个缺点,原本也不是二皇子的缺点,如今的人,活到四旬五旬就是高寿,只是父皇太过能活,成了她的缺点。
二皇子认知到自己这唯一缺点后,一直不信自己活不过父皇,挣扎了二十年,眼看着把父皇熬得比他年轻了,时至今日,才终于放弃。
此事之上,也是二皇妃给的二皇子勇气,未与二皇妃大婚之前,二皇子想的自己未来,只有两条,一是为父皇赐死,二是顺利登基。
仅此两种,没有别的可能,自古以来,没有一位太子在不做太子又没成为皇上之时还能活下去。
既然已经不做太子,那就不需要维持太子威严,不需要时刻动脑子,只需要听二皇妃的话,人生难得闲暇。
二皇子跟在二皇妃身后,出了中宫,乘上轿辇,就去了紫宸殿。
与在母后的凤仪殿待遇一样,二皇子也是被请到偏喝茶。
一杯杯清茶下肚,出恭两次,二皇子终于等到娘子,脸上挂着一抹恰到其处的笑,这是娘子应付人时惯用的笑,但今日二皇子在其中看得出情真意切。
“娘子可曾得偿所愿?”
虽然不知娘子这边有何变故,但二皇子有眼睛也有脑子。
看到三弟后院的王侍妾,皇宫之中没有秘密,王侍妾的那些,都传到太子这,有些猜测。
二皇妃一直就是那个她,同床共枕多年,二皇子相信枕边人没变。
书中也有仙人扶我顶、结发授长生的故事,娘子一定是从何处得了机缘。
他这位太子,能无病无灾做到现在,请辞太子之位也如此顺利,就是娘子在背后发力。
“有父皇母后庇佑,自然是得偿所愿,夫君等久了,这便出宫吧。”
无论何时,皇宫之中都不是谈话的地,两人这说了这句,就快马加鞭,火速出宫。
太子因为太子府邸建在宫外,丢了大脸,唯一的好处,就是床榻之时,可以与二皇妃说说心里话。
等二皇子和二皇妃两人睡在榻上,二皇子没如往日那样先行睡去,而是一致等着二皇妃说话
“闺女想争太孙之位,若是功败垂成,能留下一条性命。”
“好!”
而燕飒茗与昭明帝两人,也在夜间闲话。
“官家何时下旨夺去太子之位,给他封爵。”
“就明日吧,朕下旨,再将太子府改为二皇子府,此事并不周折。
只有十皇孙,竟然梓潼允出一个伯爵之位,也在二皇子府周边选一处,也建一个伯爵府。”
先前只有六位皇子,昭明帝帝还害怕几位皇子为了争夺帝位打的狗头破血流,引的生灵涂炭。
现在有成百上千位太孙候选人,昭明帝反而不急,十皇孙有天赋、有才干,但能否做那太孙,昭明帝也并不确定。
还余下最少二十年寿数,足够他亲手教养出一名合格的继承者。
燕飒茗一直陪到昭明帝咽气前前一刻,至于皇位传给谁,这事,昭明帝临了前,没给皇后留下难题,早早定了一百二十六皇孙。
这位皇孙名不见经传,只是千载难逢的帝王之才。
“梓潼莫要怪朕,朕只是累了,先去地府之中,为梓潼探路,如今朕之将死,梓潼可否与朕说明,你是否也来自那个异世。”